• 爱赢国际





  • 主页 关于爱赢国际 业务范围 行业新闻 服务流程 发展历程 联系爱赢国际
    业务范围
  • 固废检测项目
  • 土壤检测项目
  • 噪声检测项目
  • 大气检测项目
  • 水质检测项目
  • 排污许可技术咨询
  • 竣工环保验收技术咨询
  • 联系爱赢国际

    电话:0311-66563603
              0311-66566637

    邮箱:biaokejiance@163.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寺家庄镇远航路8号科林产业园A6号楼

     

    权威发布 !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四周年 “碳达峰十大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2020年9月22日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四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 ,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成效显著



    (一)非化石能源加快发展 。截至2024年7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12.06亿千瓦 ,是2020年底的2.25倍,提前6年多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装机容量目标;水电、核电装机容量比2020年底分别增长了5819万千瓦、819万千瓦。从2020年到2023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15.9%提升至17.9% 。

    (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持续深化。“十四五”以来,完成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超7亿千瓦。与2020年相比,2023年全国煤炭消费比重下降了1.6个百分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提高了约15个百分点。2023年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3克标准煤/千瓦时。

    (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跨省跨区电力资源配置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国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达到3亿千瓦 ,比2020年底提高4000万千瓦。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底,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火电装机容量近7亿千瓦 。截至今年6月底,抽水蓄能装机容量5439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达到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2小时 。

    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全面推进



    (一)节能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实施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 ,加强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口,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初步测算,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后,“十四五”前三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

    (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深入推进 。实施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十四五”前三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6.5%、完成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3亿平方米 。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2023年全国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与2020年相比下降约3%,截至2023年底 ,90%县级及以上机关单位建成节约型机关 。

    (三)加力实施新一轮节能降碳行动。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分领域、分行业细化分解“十四五”后两年目标任务,部署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十大行动。实施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 、电解铝、数据中心等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 ,推进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 。

    三、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进展顺利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引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动电解铝 、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基本出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2024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8%,较2020年增加0.7个百分点。

    (二)绿色制造体系持续完善 。充分发挥绿色制造标杆示范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国家层面累计培育绿色工厂近5100家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超600家。大力推行产品绿色设计,累计遴选451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推广绿色产品约3.5万种。

    (三)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基础能力不断夯实。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更新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 ,更新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 。组织建设重点装备制造业、重点原材料行业等“双碳”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重点产品碳足迹基础数据库 。

    四、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稳步推进



    (一)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化 。大力推广绿色建造方式,2023年新开工的保障房中应用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已达到80% 。积极应用绿色低碳建材,建立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 ,完善产品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目前绿色建材认证企业超过4000家、认证产品突破10000个。推行绿色低碳设计理念 ,全国9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成效显著,气候韧性有效增强。

    (二)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升。实施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行动,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标准 ,推动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优化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设计,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2023年全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约20.7亿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94%。截至2023年底 ,节能建筑占城市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4% ,累计建成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超过4370万平方米 。

    (三)建筑用能结构持续优化。积极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209亿元,带动地方各类投入超过4000亿元,有力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推进清洁取暖。2023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近80%。持续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 ,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电炊事等。

    五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取得实效



    (一)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九年稳居全球第一 。截至今年6月底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是2020年底的近5倍。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今年8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3.9%,连续两个月突破50% 。截至2023年底,在城市公交车中,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天然气车、氢能源车占比分别达到69.4% 、11.1% 、10.8%、0.7%;全国铁路电气化比例达到73.8%。

    (二)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公转铁”“公转水”成效显著 。今年1—8月,全国铁路累计完成货运量33.8亿吨,同比增长1.7% ;今年1—7月 ,水路累计完成货运量54.9亿吨,同比增长5.4% 。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1018万标箱 ,同比增长15.9%。组织109个城市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截至2023年底,共有5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06条。

    (三)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构建,截至今年7月底 ,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060.4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累计建成充电桩2.72万台,基本实现服务区全覆盖。绿色公路建设加快实施 ,目前高速公路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步伐加快



    (一)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持续推进工业、农业 、社会源回收管理体系建设。今年1—8月,全国新增5900余个智能化社区废旧物资回收设施。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中,注重加强回收循环利用,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今年1—8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42.4%。

    (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强化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加快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引导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规范化,推进汽车零部件等再制造 。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8%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8%,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0%以上 ;废钢铁 、废纸回收利用量分别达到2.6亿吨、6750万吨,为生产环节提供原料占比分别约21%、70%。

    (三)支持政策和保障机制持续完善。实施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政策 ,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用地保障 ,指导各地将循环经济发展用地纳入市县国土空间规划  。加强标准引领 ,组织开展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七 、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不断深化



    (一)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机制持续完善。出台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推进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建设“双碳”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专项中持续强化低碳零碳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 。强化人才培养 ,目前全国共设有31个“双碳”相关一级学科、38个“双碳”相关本科专业 。

    (二)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组织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公布首批47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正式启动第二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发布《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 。建立“十四五”能源科技规划实施监测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超过700项。

    八、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有序推进



    (一)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持续巩固。坚持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优化各类空间布局。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审查监管和保护成效评估 ,持续推进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 ,着力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固碳作用 。据测算,目前我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 。

    (二)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稳步提升。大力实施“三北”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统筹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防沙治沙和湿地保护修复,整体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 、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森林蓄积量约195亿立方米,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 。

    (三)生态系统碳汇基础不断夯实。建立健全林草碳汇计量监测评估体系,积极推进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建设 。国务院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推动生态保护补偿工作进入法治化新阶段。不断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开展碳汇能力和潜力调查研究 。以巩固提升林草碳汇能力为目标,在18个市(县)和21个国有林场开展森林碳汇试点。

    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成效积极



    (一)宣传教育培训持续深化。利用全国生态日 、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环境国情教育 。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出版《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等,举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专题研讨班 。

    (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国家节水行动扎实推进,累计遴选发布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四批194项 ,2023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19立方米 、同比下降1.4%。反食品浪费工作深入开展 ,将反食品浪费纳入各类文明创建、村规民约等,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生活垃圾分类有序推进,截至目前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9.9% 。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深入推进。

    十、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有序实施



    31个省(区、市)都结合本地区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布局 、发展阶段等,出台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目标,扎实推进本地区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确定首批35个试点城市和园区 ,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为全国提供了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

    此外,今年以来实施的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正在加快释放政策效能,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 、释放了消费潜力,今年1—8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8%,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4.2%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这项政策也是推进“双碳”工作的有力举措,有效促进先进节能高效设备推广应用,使更多绿色低碳高质量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 ,将推动全社会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降低。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履行“双碳”有关协调职责 ,坚持以我为主、保持战略定力 ,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 ,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寺家庄镇远航路8号科林产业园A6号楼      电话  :0311-66563603

    版权所有:河北爱赢国际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冀ICP备18021557号-1

     

    扫描关注订阅号





  • XML地图